张叔夜是被气得笑起来的,呵斥道:“话说小高衙内,你不觉得你刀拿反了?”
高明却是故意的,这才扔了刀道:“教明府见笑了,皆因小生是文人,不懂拿刀规矩,而且这么多财宝难保不被坏人眼红,小生当心这些重要证据……”
张叔夜听得笑了起来。
又是被气笑的!
仰头大笑少顷,张叔夜才不怀好意的道:“难保不被坏人眼红?”
高明道:“回明府,小生的确是这样……”
张叔夜皱眉打断:“什么小生老生的,你就是个流氓,还读书人自居呢?”
高明道:“是是是,教明府见笑了,您看我刀也拿不对,读也读不好,不学无术。除了为人正直、嫉恶如仇、急公好义,善良谦恭,勇气,义气等等之外,小侄实在也没什么优点了。”
张叔夜仰头看着天花板道:“见过不要脸的,但没见过你这么臭不要脸的,你爹也没你脸皮这么厚,你还真是青出于蓝胜于蓝了。”
高明又要说什么,张叔夜不耐烦的摆手道:“起开,别拦着,老夫治不了你还治不了别人?来啊,拿下林冲,拿下薛霸!”
高明微微色变,想不到终于还是被老张抓到了七寸!
此行来说,没戴刑枷的林冲就是七寸所在。
那么林冲既然没戴刑枷,对此负责的刑部法警董超薛霸,当然也就难辞其咎了。
老实说在这之前高明也属于“太飘了”。
想当然的在孟州横冲直撞,胡搞瞎搞这么久。
直至现在一路冲杀至十字坡,把孙二娘财宝大半运走藏起来了,才听董超提及说新到的知孟州军州事,乃是张叔夜。
当时小高还真是脑袋里一个晴天霹雳!
张叔夜在历史上是真狠人。
宋江等水泊贼寇纵横十州、到处烧杀抢掠而无人能敌,官军民众无不闻风丧胆。
但那些贼寇,事实上就栽在张叔夜手里。
约二十年后金人大军长驱直入,层层围困大宋首都汴京之际。
那时兵荒马乱、但凡京畿附近的民和兵都往外跑,大难临头的景象。
但老张领着两个儿子,临时组织三万军民混编队从邓州起兵。
朝大势去了的京畿地区发起攻势,有勇有谋。
多番浴血奋战,还真被张叔夜领着临阵磨枪的混编队打开了一个缺口,抵达京师勤王。
战略上对不对另说。
当时张叔夜,做了一个封建时代臣子所能做的全部事情。
可惜金兵太猛,大势也真的去了。
京畿近处各州各路勤王兵马始终处于谨慎观望,迟迟没有集结并反攻。
最后独木难支,汴京进入沦陷阶段。
儿子战死后,老张继续领着军民做困兽之斗。
最后是打算开城投降的皇帝说:“张公歇了吧,打不赢了,没吃的了,没喝的了。军民快死光了,朕也累了。”
张叔夜痛哭跪拜,无数军民也跟着哭泣跪拜。
随后北宋亡,进入了更怂更昏庸的南宋时代。
老张跟着二帝作为阶下囚一路北上之际,先是绝食,而后自尽。
享年六十三岁,谥号忠文。
所以高明即使嚣张,占着汴京里那个奸臣老爹,真不怕天下贪官污吏们。
但如果提前知道是这狠人知孟州,那真是不会吃饱撑了、没事来孟州收什么保护费。
更不会因义愤填膺就严重违反司法程序、而干了张青。
现在还把赃款藏起来、买定离手后,才知道这里父母官是大狠人张叔夜。
那怎么说的来着,骄兵必败!
做人做事不能飘啊。
所谓谋定而后动,看来真是必须的。
高明患得患失思考间,张叔夜拉开拦在前方的人进去一看,险些嘴巴笑歪。
只见里面的小隔间,竟还留有不少的首饰类。
金银铜钱虽然也重要,但张叔夜也知道,这普天之下,早就没有了太清的水。
一旦真的全清,就没鱼了。
所以金银铜钱没了固然可惜,但最重要的就是这些首饰。
张叔夜不是昏官,明白这时代的首饰基本都有很高的辨识度,大多数还真可查到是哪家商号的制品。
这样一来就能顺藤摸瓜,大概率理清被害者是谁。
张叔夜觉得:人不能死于无名。
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生活圈子和亲人,或是游学的学子,或是远方办货的掌柜。
结果这些人一去不复返,消失在了孟州地界。
限于时代,限于官吏昏庸,有些人忽然消失了就消失了,家属喊破喉咙哭瞎眼睛也没用。
一段人生,一个生活圈子,就这么自此消失于无名。
这就是张叔夜到任后,连夜查看司法卷宗时,最不能接受的地方!
比蒋门神和施恩这
第44章 卧槽终于还是遇到狠人了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